亚星代理

中汽协一纸倡议 汽车产业"止血重生"?

 2025-09-16 09:38:20 来源:亚星代理 点击量:

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9 月 15 日正式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时,整个行业都清楚,这场酝酿已久的供应链 " 止血手术 " 终于拉开了序幕。

在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这条被 " 长账期 " 拖得气喘吁吁的产业链,正迎来一次重塑生态的重要契机。

供应链的 " 止血针 ":倡议核心要点与里程碑意义

这份被誉为汽车供应链 " 救市主 " 的倡议,绝非一纸空文。其核心要义在于彻底改变长期以来 " 车企吃肉、供应商喝汤 " 的畸形生态。

对于中小企业这一弱势群体,倡议给予了特别关照:要求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避免以商业汇票等方式变相延长付款周期。更具突破性的是,针对争议较大的价格协商问题,倡议规定在单价未达成一致时,车企应按最近合同价的 80% 或开发定点价的 50% 先行支付,确保供应商资金周转不受阻。

工信部对此举评价:这不仅是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落地执行,更是 " 引领行业企业将账期承诺落到实处 " 的关键一步。这份倡议犹如给缺血的供应链注入了新鲜血液,其里程碑意义在于首次从行业自律层面构建了 " 整车—零部件 " 协作共赢的制度框架。

从 " 霸王条款 " 到 " 规则共建 ":倡议带来的三大变革与国际镜鉴

相较于此前车企 " 一家说了算 " 的局面,新规最显著的变革在于验收周期从过去模糊不清的验收流程,到如今明确的 "3 个工作日 " 时限,这直接压缩了账期计算的灰色地带。

支付方式的 " 公平 " 同样值得关注。过去,中小企业常被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收款周期。新规明确要求对中小企业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这与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中 " 不得利用非现金支付变相延长付款期限 " 的规定形成呼应,为弱势群体撑起了 " 保护伞 "。

对账机制的 " 透明 " 则体现在集中对账频次上。倡议要求对连续性供货的非中小企业,每月至少对账一次,改变了过去 " 想什么时候对就什么时候对 " 的随意性。这种透明化操作,让供应商得以准确预判现金流,减少资金链断裂风险。

环顾全球,规范账期已是成熟市场的通行做法。美国特斯拉、通用汽车以及德国主流车企的支付周期普遍维持在 30 至 45 天之间,远低于国内当前 149 天的平均水平。欧盟更通过立法手段确立了企业间 60 天的付款期限上限,这些国际经验为我国汽车行业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标杆。


这个倡议,对车企、供应商和用户都带来积极的影响

对车企:短期阵痛换取长期健康

对于习惯了 " 以账期换现金流 " 的车企而言,新规犹如一把双刃剑。短期来看,无疑会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对于账期较长的企业,转型阵痛可能更为剧烈。

失去账期这一 " 融资工具 " 后,部分车企的利润空间可能被压缩。长期以来,不少车企将供应商视为 " 无息资金池 ",通过延长账期转嫁融资压力。这些资金的提前支付将直接影响车企的资金使用效率。

但长远来看,规范账期实则是车企的 " 护身符 "。供应链的稳定可靠,能有效减少因供应商资金链断裂导致的停产风险。事实上,国内一些头部车企账期已接近 60 天标准,其转型压力相对较小,反而能通过规范操作吸引优质供应商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对供应商:中小企业迎发展曙光

对于饱受长账期之苦的供应商而言,新规就是一场 " 及时雨 "。数据显示,2024 年 A 股 249 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 101.25 天,仅 12% 的企业能在 60 天内回款。更令人忧心的是,中小企业处境更为艰难——营收后十名的零部件企业平均账期长达 137.66 天,几乎是头部企业的两倍。

账期缩短将直接改善供应商现金流状况,降低融资成本和坏账风险。以某轮胎企业为例,其当前 67.75 天的平均账期若进一步缩短至 60 天,按行业年营收规模测算,可释放数百亿元流动资金,这些资金可用于技术研发或扩大生产。对于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的汽车电子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的提升意义更为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对开发阶段供应商的保护尤为关键。按开发定点价 50% 先行支付的条款,能有效缓解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资金压力,鼓励更多创新投入。这种 " 雪中送炭 " 式的支持,将推动零部件企业从 " 被动配套 " 向 " 主动创新 " 转型,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

对用户:从供应链稳定到消费体验升级

这场发生在产业链上游的变革,最终将惠及终端用户。最直接的影响是减少交付延迟——过去因供应商资金问题导致的零部件短缺,常常让消费者提车周期延长数周甚至数月。供应链资金流的改善,能确保生产连续性,让用户购车体验更为顺畅。

零部件质量的提升将是另一重利好。当供应商无需为现金流焦虑时,将更有动力投入质量改进和技术升级。数据显示,海外收入占比高的零部件企业账期明显更短,其产品质量也更受认可,这从侧面印证了资金稳定性与产品品质的正相关性。

长期来看,行业生态的优化将促进汽车产品的持续创新。供应商有更多资源投入新能源、智能化等前沿技术研发,推动整车产品升级迭代。消费者将能更快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如更安全的自动驾驶系统、更高效的电驱动技术等。价格方面,供应链效率提升有望平抑部分成本压力,让终端售价更趋合理稳定。


汽势观:从 " 纸上承诺 " 到 " 落地生根 " 的漫漫长路

《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终于正视供应链深层次矛盾,向 " 共生共赢 " 迈出关键一步。

我们也明确一个态度:倡议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未来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违约惩戒措施,防止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的变通行为。

当中国汽车产业奋力追赶全球领先水平时,健康的供应链生态是不可或缺的 " 助推器 "。

此次支付规范倡议,既是为当前供应链 " 止血疗伤 ",更是为长远发展 " 筑基赋能 "。唯有整车企业与供应商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中国汽车才能在全球竞争中锻造出更强大的产业链韧性,最终实现从 " 规模扩张 " 到 " 质量突围 " 的历史性跨越。 

上一篇:天津地区影酷降价信息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