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代理

两国领导人见证,一场跨越八年的中马汽车合作跃迁

 2025-10-30 10:17:09 来源:亚星代理 点击量:

在10月28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共同参观了吉利和宝腾的创新成果——全新宝腾Saga和宝腾e.MAS 5的首次公开亮相。

这不仅是马来西亚“国宝级汽车”宝腾焕新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与东盟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历史性时刻下,中马两国深化产业协作的生动缩影。

安瓦尔总理在社交媒体上写到,这两款车型是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亲密友谊的有力象征,也是我们共同致力于深化汽车发展和技术创新领域战略合作的承诺体现。


“这一合作伙伴关系继续蓬勃发展,这反映出我们双方不仅决心在汽车行业取得进步,还致力于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和智能化交通等新兴领域取得进展,从而进一步巩固马来西亚作为东盟地区汽车价值链关键枢纽的地位。”安瓦尔总理说。

从连年亏损的民族品牌,到稳居马来西亚市场第二、电动转型步伐坚定的强势车企,宝腾的蜕变,背后是吉利带来的资本、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性输入。

随着汽车高科技谷(AHTV)的崛起与电动产品的陆续落地,一个立足马来西亚、辐射东盟的汽车产业新生态正在形成——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复兴故事,更为后续分析中马合作、吉利模式与东盟市场机遇提供了丰富的叙事起点。

“一带一路”的中马合作样本

2025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2周年。截至2025年9月,中国已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其中马来西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国家,多项合作成果成为区域典范。其中吉利与宝腾的合作,是中马产业共赢的标杆项目。

宝腾诞生于1983年,是马来西亚首个汽车国产品牌。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并全面主导经营管理。彼时的宝腾因车型老旧、技术滞后陷入连年亏损。


此后,吉利通过输出产品、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推动宝腾全面改革。到了2019年,宝腾实现扭亏为盈,并在2018年至2024年连续六年在马来西亚市场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2025年前三季度,宝腾累计销量达12.09万辆,市场份额稳固在第二位。

吉利与宝腾的合作模式不仅限于汽车制造,还带动了马来西亚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升级。双方在霹雳州丹戎马林共建汽车高科技谷(AHTV),目标到2035年形成50万辆整车年产能和100万套零部件供应链体系。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要通过“在全球引进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到马来西亚,也可以从中国引进一些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来帮助马来西亚汽车工业零部件竞争力的提升”。

吉利与宝腾的合作已为当地提供了超过15万个价值链就业岗位。随着AHTV项目的推进和更多企业的入驻,预计还将为马来西亚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AHTV被马来西亚政府列为“第十三个马来西亚计划”重点项目,将吸引大规模外商投资,成长为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

吉利与宝腾的合作已超越一般商业合作范畴,成了“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马战略合作的象征,更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不仅如此,AHTV正在重塑东盟地区的汽车产业价值链。这一战略不仅着眼于提升本土制造能力,更旨在构建一个辐射区域乃至全球的汽车产业生态体系。AHTV产业园在2035年形成的整车生产能力中50%将用于出口,这一目标清晰地体现了AHTV作为区域性制造和出口中心的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AHTV的平台是开放和协同的,园区不仅将引入吉利旗下的汽车品牌,也计划吸引其他国际汽车品牌入驻或为其提供代工制造服务。这种模式有助于汇聚全球产业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从燃油车到电动化,未来更可期

宝腾汽车在吉利的支持下,正通过双平台战略、电动化转型和研发本土化,实现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全链条升级。这一转型不仅提升了宝腾的产品竞争力,也为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前,吉利已向宝腾导入多款在中国市场畅销的燃油车型。2024年,宝腾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e.MAS 7,标志着马来西亚电动出行时代的开启。该车型凭借亲民定价、宽敞空间与创新功能,迅速成为市场爆款,连续三个月蝉联马来西亚电动车销量冠军,单车型市场占有率高达26%。

2025年9月,宝腾在霹雳州丹戎马林建成了马来西亚首座纯电动汽车工厂,并已正式投产电动车型e.MAS 7。这一工厂是AHTV项目的标志性成果,初期年产能为2万辆,未来可扩展至4.5万辆。

工厂的落成被视为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里程碑,安瓦尔总理亲自出席揭幕仪式,并指出指出:“这是马来西亚新能源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国家汽车工业迈入全新阶段。”


继e.MAS 7之后,e.MAS 5作为该系列第二款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宝腾的电动产品线。宝腾e.MAS 5是马来西亚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车型,定位为“可负担电动车”。e.MAS 5的推出标志着宝腾电动化战略进入规模化阶段,有助于提升马来西亚本土市场对电动车的接受度。

2024年,宝腾中国研发中心在宁波前湾新区正式开园,该中心致力于加速宝腾品牌由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转型。这一机构深度融合了中马两国工程师的专长,成为宝腾技术反哺和人才培养的智库。

宝腾通过合资与技术合作,也带动了马来西亚本土供应链的技术迭代。宝腾共拥有238供应商。2018年以来先后有28家包括中国供应商在内的全球供应商参与到宝腾的事业中,并带来10余项新技术,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推动了马来西亚汽车产业链向高科技领域转型。

从AMA高效燃油平台和e.MAS电动平台双轮驱动,到电动汽车工厂落地与研发本土化,吉利帮助宝腾实现了从燃油车到电动化的系统性升级。这一转型不仅支撑了马来西亚的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也为东盟地区汽车工业的绿色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吉利全球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宝腾的成功是一个缩影,它折射出吉利的全球化战略已从早期的单纯产品出口,升级为涵盖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的全价值链输出,并通过区域化协同和技术出海,实现在地深度扎根与全球资源整合。

产品与技术方面,吉利与宝腾合资后,迅速将经过市场验证的车型(如博越、缤越)导入马来西亚,转化为宝腾X70、X50等车型 。这确保了产品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同时,吉利为宝腾定制开发了宝腾版GKUI智能互联车载生态系统,让马来西亚用户真正享受到智能网联。

人才与管理方面,吉利全面主导宝腾的经营管理,将中方的制造、质量与营销管理体系植入当地。吉利高度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供应链的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全球高质量供应商在马来西亚进行长期化、本地化发展。

吉利在全球拥有20家海外工厂,其产能布局采用“区域中心+本地生产”的双轨模式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成员国,其工厂不仅服务本土市场,还可辐射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周边国家,享受区域内的关税减免优惠。吉利通过宝腾汽车在马来西亚的两大工厂,形成了合计33万辆的产能布局,使其成为吉利重要的右舵车生产基地 。

事实上,不仅是宝腾,吉利全球化战略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输出的过程中,已与更多全球合作伙伴互相共享技术成果。

2024年5月,吉利与法国雷诺合资成立HORSE Powertrain Limited,双方各持股50%,新公司整合了雷诺全球 17 家动力总成工厂、5 个研发中心及 1.9 万名员工,聚焦混合动力、燃油发动机及替代燃料技术(如氢、甲醇、乙醇)的研发与生产,预计年产能达500万套动力总成装置。

与雷诺的深度合作,标志着吉利的技术已获得传统汽车巨头的认可,并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

2025年8月,在吉利汽车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强调,吉利汽车秉持“全球协同”和“区域深耕”的策略推进国际化发展,海外发展将列入集团优先级大战略。

这意味着,吉利一方面致力于整合全球资源,构建覆盖研发、设计、生产、测试的全球网络;另一方面在不同市场进行深度本地化运营,精准把握区域需求。这种战略使吉利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国家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逐步构建起一个覆盖广泛、深度渗透的全球制造与创新网络,最终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质的飞跃。

写在最后

以吉利-宝腾项目为代表的中马合作,通过资本、技术、市场与政策的深度绑定,成功实现了优势互补与产业升级。这一模式,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创造的崭新制度环境与AHTV代表的实体产业规划共同驱动下,不仅为中马两国关系注入了持久动力,更在全球发展中国家寻求共同发展的进程中,树立了一个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本。 

上一篇:欧拉汽车首款纯电SUV亮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